(一)讲座主题
基于ICOMOS—ISCS技术汇编的砖石保护策略————以摩尔家族墓为例
以美国费城市的woodland墓园中一桩形制精美的哥特式墓碑建筑为例,从墓地主人、墓碑修筑及围护历史、实地调研测绘、材料修复建议、修复实验等多方面综合对石质建筑的修复,并以国际古迹理事会ICOMOS出版的石质病理导则(ISCS)作为参考及理论支撑。
(二)讲座时间、地点
2018年8月20日 14:30
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建筑与设计学院 x8131(世界遗产国际研究中心)
(三)主讲人
吴霜
美国华盛顿大学建成环境学院博士。201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,2016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历史建筑保护专业,毕业留校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实验室担任研究员,研究方向为建成遗产保护与环境变迁。
(四)讲座内容
1.研究概况
吴博士简单介绍了研究的整体思路和脉络。首先对墓碑的历史进行研究,追踪其过去的修缮档案:通过对1941-1968年建成的8个墓碑到现今的档案进行讲解,描述墓碑的损伤部位与维护修缮的步骤方式,为后续的研究做铺垫。通过调研测绘发现,墓碑东立面破损程度良好,但1942年重建过程中导致塔尖歪斜,雨水口下风化程度较为严重;西立面由于日晒强烈,风化现象严重,另有部分黑色污迹。此处猜想有两种病理原因:其一为石头钙化所形成,其二为植物生长带来的残余物;南立面保存较为完好,但花岗岩基座有缺口;北立面由于环境因素影响,破损程度严重,以苔藓与水侵蚀为主。
▲摩尔家族墓立面图
图片提供:吴霜
调研完成后,通过ISCS手册对墓碑表现出的每一个石质病理进行对应分析并找出原因。对照手册中的维修信息,提出维修策略,并找出化学试剂,最后做成一套图文并茂的表格以解决问题。
2.墓碑的石质病理
通过对照分析,墓碑的石质病理分为三部分,其中第一部分为苔藓侵蚀。应对此病理可喷洒D2试剂,再用软刷清除表面污迹。这种试剂的优点有两点,第一点是试剂起效短时间短,10-15分钟就可以清除掉生物残留,第二点是试剂成分不含酸碱,不会对建筑产生二次伤害,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试剂,也不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伤害,不用带过多的防护用具就能使用。
第二部分是腐蚀和风化。首先针对大理石腐蚀的病理,可以使用HTC试剂,这是一种用来加固和强化建筑的试剂,含有硅酸成分,这种试剂的优点有三点,第一点这是一种易操作的试剂,第二点是试剂喷在石质建筑上会形成保护膜,可以防止外界的紫外线侵蚀,但同时又不会阻止建筑内部水分向外的散发,是一种透气性试剂,第三点是试剂喷在建筑表面,并不会因紫外线照射而变色,也不会对建筑的外观造成影响。
第三部分是建筑倾斜。这种病理属于结构性问题,在初步修复的过程中,需要与工程师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倾斜原因,最后一起合作解决问题。
提出材料修复建议后,修复过程中首先用小块的同质材料进行实验分析,验证不会伤害建筑后,再利用试剂对墓碑进行清洗,试剂有效期为1-2年,过期后需要再次使用试剂进行清理。
▲摩尔家族墓立面受损情况图
图片提供:吴霜
3.研究小结
吴博士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:首先要明确自己修复保护的具体材质;其次通过一系列调研测绘,在无法保护和修复建筑的前提下,要给出优先策略。通过试剂实验后,第一步对大理石加固的试剂喷洒,第二步去除表面苔藓等生物残留物,第三步再考虑倾斜问题,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以解决这个问题。
讲座最后,吴博士补充了研究的局限性,第一,因为缺乏参与人员与天气原因,红外线测距仪无法捕捉最高位置,所以无法测量墓碑真实高度,研究中使用的高度是根据校正过的照片进行的估算;第二,由于拍摄过程中树的阴影投射在照片上,没有达到美国测绘的标准;第三,神龛中的细节无法测绘;第四,填补墓碑空隙的砂浆没有样本,否则可以带回实验室,分析后调配砂浆进行修复;第五,墓碑倾斜的原因没有在本次研究中得到很好的结论。
讲座现场
讲座结束后,吴博士与西南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国际研究中心师生,就国内石质建筑的修复现状与策略等问题展开积极研讨,与会师生受益匪浅。
摩尔家族墓简介:
William Hill Moore(1804-1887),他是The Woodlands Cemetery的创始人之一。 1840年,摩尔成为伍德兰兹公墓公司的原始合并者之一,并担任墓地殡仪馆的葬礼总监。
到1868年,摩尔委托建筑师约翰·库茨(John Kutts)为他想要的墓地上的一座大型纪念碑创造哥特式设计。
这座纪念碑包括代表慈善和慈悲的雕像,以及其他美德,旨在作为墓地及其业务的广告。这座纪念碑建成后,摩尔继续生活了十多年后去世。
(资料来源http://woodlandsphila.org/notables/)